小编:他是个残疾五保老人,却自强自立,还热心帮助困难村民,修路筑桥。
他叫莫妃九,人称九哥,今年65岁,是一名右腿残疾的五保老人。
九哥带领村民义务修路。
他所在的村——雷州市北和镇格内村委南猴村在当地是一个“麻雀村”,这个村只有4户人家,29口人。8年前,他被村民推选为小村村长,是村里职位最高的唯一的“官儿”。
他靠小手艺、养鸡产蛋换钱作为自己的经济来源,生活上不但自强自立,还热心帮助困难村民,出资出力为群众拉电、建房、修路、筑桥……
自给自足
车从雷州市区出发,开行近50公里才到达北和镇,从镇上往东再兜转10多公里才到达南猴村。沿途所经10多公里几乎没有见到一户人家,所见的都是莽莽山林,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看,九哥回来了。”
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老人,瘸着右腿,肩挑一捆柴,左手拎着一只装有少许东西的纤维袋,步履蹒跚、身体吃力而摇晃;走近一看,老人身上穿的灰布衣裤已陈旧发白,一双拖鞋露出了龟裂的脚趾……
村民们说,九哥在3岁时父亲病故,之后母亲改嫁,他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大,因家贫及残疾至今未能成家,27岁那年,九哥右腿因病致残。虽然身有残疾,但他常瘸着腿到山林去捡“废品”——农场工人割取树胶时遗漏在地上的碎粒以及寻找一些合弧度的灌木制作牛枷(一种赶牛车的零件),拿到集市去卖钱。一斤胶碎收购价2元,一件牛枷也只卖3元,九哥一天顶多赚10多元。然而这些又苦又累的活,却常常是九哥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他说,收入虽然微薄,却也能帮补一下生活。
村民来张大合照。
来到九哥家门前,只见他瘸着腿用簸箕端出二三十斤谷子给大树下的200多只母鸡撒食。他说,这些母鸡都是他养的,除了捡胶碎、做牛枷外,养母鸡下蛋卖钱也是他多年来的经济来源。在九哥家中,每间房都设有下蛋窝和孵化窝,各间鸡舍还装有电风扇及照明灯,显得专业且颇有规模。“6年前,我的残腿意外受伤,我更加步履艰难,于是萌发养鸡的念头,养鸡并不需要多大体力,我就是年纪大也能养。”九哥还自豪地说:“我养的母鸡吃的都是农家稻谷或山林中腐朽木头的白蚁,不喂一点饲料,我卖的都是‘绿色鸡蛋’。”
与村民守望相助
九哥不仅在生活上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而且还常常帮助四邻。平时九哥在几分菜地里种下青菜、萝卜、大蒜等,吃不完还时常分送给他人。村民家中有事,他也乐意帮忙,记者就见他瘸着腿到村民邓伯家中帮忙砌围墙。邓伯说:“九哥不但乐于助人,还练就了一手好手艺,墙砌得特别漂亮,我家的11间房子都是他一个人砌的。”
“九哥虽然一生命运坎坷,却勤劳、坚强、善良又关爱他人,”村民们这样说,“他在15岁时就常给村里的罗启丰等老人挑水,像儿子一样照顾村里的一位70多岁的五保老人陈婆婆,为她煮饭劈柴、有病时照顾在病床前,25年如一日,直到陈婆婆95岁时病故……”
“这官没报酬”
南猴村只有4户人家,29口人,是个名副其实的“麻雀村”。在这个小村庄里,九哥因为生性耿直、勤劳无私、德高望重,在8年前就被大家推选为村长,是村里职位最高的唯一的“官儿”。
说是村里最大的“官儿”,可该村小到几乎没有什么政务、财务等方面的工作要管理。不过,虽然如此,九哥平时也常有不少“公事”要办:譬如村委要召开会议或传达有关决议、精神什么的,他作为村长,常常不管自己有多忙,也要先放下来,瘸着腿步行几里路到村委开会。
九哥虽是村官却没有任何报酬。“我们村只有几户人家,能有什么集体收入当报酬?不过,我虽是五保老人却也能养活自己,而群众选举我当村长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所以我很乐意……”老人说。
2006年前,南猴村因为人口少、线路远、村民生活贫困而拉不起电,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九哥当上村长后,不顾身体残疾四处奔走,积极向有关方面申请,后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为全村村民拉起了电。
南猴村因为村子人少,时常有些不良青年进村惹事生非,“每每这时候,都是多亏九哥不怕危险,出面制止并处理。”今年春节前,九哥到山中去捡废胶时,得知南猴村一名村民的竹林遭外村一野蛮青年无理砍伐。他当即在电话里教育了该青年,之后他仍不放心,立即赶回村里将纠纷彻底处理完结。
为群众修路筑桥
其实当地村民对九哥由衷赞叹,更因为他省吃俭用为群众修路筑桥等善举。
南猴村前的一段出村山路与附近一农场相接,是南猴村与周围南排岭、格内英灵等6个村庄的出入路。多年前曾一度年久失修,使路面崎岖不平,车辆难行。为了修好该路,多年来,九哥用自己卖胶碎、鸡蛋积蓄起来的钱去购买手推车、铁铲等工具,与一些热心村民一起义务修路。不论寒暑,就算没有别人来帮忙也一个人干:运土铺路、挖边整基、架设涵洞……并且,在路面修好后又掏出有限的积蓄,购买水泥、砖块、石灰等材料来砌实路基。
靠近南猴村前的出村山路有一座水泥桥,原先为木质结构,经受不住风雨侵蚀,出现摇晃松动,影响交通来往。九哥就自掏积蓄购买建筑材料进行义务修护。去年,九哥义务护桥的善举感动了一位前来包地种植的老板,当即捐资数万元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水泥桥——该水泥桥如今已成为附近农场及七八个村庄生产、运输的交通要道。
“九哥并不富裕,可他却常常帮助别人,为大家排忧解难……”在南猴村采访时,一名郑姓老人这样赞叹:“这么好的人我们从没有见过。”